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疾病知识
疾病知识
  • 孔氏中医掌握听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能治好吗?孔氏中医怎么治疗神经纤维瘤?
  • 发布日期:2023/10/20 10:58:34   浏览量:282
  • 听神经瘤,又称为前庭神经鞘瘤,是内听道、桥小脑角区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神经瘤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脑积水。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治疗听神经瘤的目标也进一步提高,从单纯切除肿瘤、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转向神经功能完整保留,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孔氏中医带大家了解听神经瘤有哪些知识点。

    一、听神经瘤是怎么造成的?

    听神经瘤起源于脑神经前庭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造成听神经瘤的具体发病原因不明,但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常见于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即可发病。

    2.环境因素

    包括长期处于噪声较大的环境中、长期使用耳机等电子产品等都可能会刺激诱发前庭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出现病变,从而诱发听神经瘤。

    3.物理化学因素

    如受到电磁辐射、接触大量X线、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等,都可能会导致前庭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引起听神经发生改变,造成听神经瘤。

    二、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

    1.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是听神经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可有持续性的单侧耳鸣,也可表现为突发性听力下降,突发性听力下降有可能是肿瘤压迫所致,严重的可导致失聪。

    2.耳鸣

    耳鸣在听力下降前可出现,通常表现为音调高低不等、不对称性的耳鸣。

    3.眩晕

    表现为行走不稳和平衡失调,是前庭功能受损导致,症状可随着前庭功能代偿而慢慢减轻或消失。

    听神经瘤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面部麻木、面瘫、脑积水等症状。

    三、听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是什么?

    1.X线

    可通过X线片看到听神经瘤内听道骨质吸收,双侧内听道直径相差2mm以上就具有诊断意义,还可以看到内听道的形态不规则,可以成漏斗形,内耳后唇模糊、镰状及移位,以及内听道骨壁皮质受侵蚀和破坏。

    2.CT和磁共振

    还可根据内听道CT及磁共振检查。CT方面主要表现为内耳道锥型扩大,看到均一或不均一的强化病变,观察一些间接征象,小脑及第四脑室受压变形,会向对侧移位合并幕上脑积水。在磁共振检查方面,可看到清晰的听神经瘤成像,较大的听神经瘤一般会有囊变坏死,表现为实质部分增强,而囊变坏死区没有增强。

    通过影像学的方法检查,可以明确听神经瘤的具体大小,以及部位和周围的组织结构。

    四、孔氏中医怎么治疗神经纤维瘤?

    临床中药验方纤瘤康复汤+纤瘤康复散对治疗神经纤维瘤有着显著的疗效,科学组合配方,剂型先进,疗效确切,采用"渗透散结消瘤"三联一体综合疗法,能直达病灶快速溶解,超强渗透,迅速灭菌止痛激活细胞,活化机体组织。

    1、抗癌作用:直接抵制与杀灭癌细胞,并能实现癌细胞的逆转。

    2、防止转移和复发:有明显的抗转移复发作用,有效降低转移复发的几率。

    3、减少放化疗副作用:促进受化疗损伤的消化道黏膜细胞、心肝肾及其他器官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保护毛囊细胞,减少脱发。

    4、调节免疫作用: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利用自身免疫机制清除残留癌细胞。

    5、造血作用:保护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复,防止化疗药物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减少输血,减轻出血。

    6、逆转耐药作用:使癌细胞恢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7、镇痛作用:含有大量蛋白肽,其分子构型与人体神经细胞的痛觉接受器相吻合,能明显延长热板引起的痛反应潜伏期,镇痛作用明显。

    温馨提示:孔氏圣德堂中药验方纤瘤康复汤+纤瘤康复散可以治疗神经纤维瘤,一人一方,辨证施治,想要了解更多可以添加专家vx:15689 773940免费问诊,专家会为您详细解答。

    专家介绍

    孔令忠,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师从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孔彪儒教授,耳濡目染,尽得传统中医学之真谛,重视现代诊断与传统中医辩证施治相结合,遵循孔氏中药验方疗法,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纤维瘤的三效化瘤疗法、间质性肺炎的温肾清肺疗法和心脏病的肥厚化瘀疗法等多种疗法钻研多年,深得其精髓。

    专家介绍 | 疾病知识 | 康复案例 | 调养护理 |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15689773940(微信同步)

    技术支持:永逸科技 版权声明:Copyright 2013 sjxwl120.com 版权所有

    相关导航: